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2 (教辅补充版)

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战争 即时战略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2 (教辅补充版)

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2 (教辅补充版)

2024-07-11 17:40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8.郎吏

指郎中、中郎、侍郎等职,也称郎官。始于先秦。秦汉时属郎中令(汉武帝时改为光禄勋),职掌守卫宫殿门户,出充车骑,为皇帝近卫官。西汉时置议郎,掌顾问应对。汉武帝时还设期门、羽林等郎。东汉时尚书台为政务中枢,分曹理事,初入台称守尚书郎中,满一年称尚书郎,三年称侍郎。郎吏是秦汉高级官吏的主要来源,汉初多从高官及富家子弟中选拔,武帝以后察举也成为重要的选拔途径。魏晋以后,郎渐演变为职官,隋唐以后六部皆置郎中。此外又设员外郎,为散官。

9.太学

中国古代国家学校。始于汉武帝。汉武帝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,建元五年(公元前136),立五经博士。此后又采纳董仲舒建议,在京师长安建立太学,置博士弟子五十名,由博士教授五经。此后弟子人数屡有增加,东汉时曾多达三万人。弟子每年考课,合格后可补任官员,是国家培养官吏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。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,或设国子学,或两者同时设立,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。

10.三服官

汉官署名,主作皇帝冠服,设于齐地临淄(今山东临淄)。一说三服指分作春、冬、夏三季服装的三个官署,故称。汉初规模较小,后逐渐扩大,元帝时作工各数千人,一年费数亿钱。

11.上林三官

汉武帝时设在上林苑主持铸造钱币的三个官署,即均输、钟官、辨铜,其长官为令,隶属水衡都尉。武帝元狩五年(公元前118),始发行五铢钱。郡国均可铸造,盗铸猖獗。元鼎四年(公元前113),武帝下令取消郡国铸币权,由上林三官统一铸造,提高铸造技术,防止盗铸。货币从此稳定下来,五铢钱长期使用。上林苑为秦汉时重要皇家园林,在今西安西及周至、户县界。

12.乡

基层行政区划单位。始于先秦。传说周制,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一乡。春秋战国时期,各国普遍设乡长,约二三千户为一乡。秦汉时期,是县之下的最低一级基层行政组织。乡设三老掌教化,有秩、啬夫主民政,游徼负责缉拿盗贼。

13.亭

古代地方基层行政组织。始于先秦。秦汉时期,县下设亭,是与乡平行的机构。负责维持地方治安,逐捕盗贼,接待来往官吏,传送文书等。长官称亭长。设于县治所的亭,称都亭。

14.里

古代地方基层组织。始于先秦。秦汉时期,乡下设里。里置里正或里典,协助县、乡征发赋役,管理里内事务。是受国家控制的基层组织,而非一级行政单位。

15.临朝称制

指太后当政,代行皇帝职权。临朝,指临御朝廷,处理政事。制,皇帝命令文书的一种,一般情况下太后不得称。称制,意为太后代行皇帝职权,所下命令也可称制书。始于汉高祖吕太后。惠帝死后,太子立为皇帝,年幼,于是吕后临朝执政。后代幼弱皇帝即位,太后多沿袭此制。

16.察举制

汉代最重要的一种选官制度。秦及汉初,作为高级官吏重要来源的郎吏主要通过“任子”和“赀选”方式选拔。任子,指二千石以上高官任职三年以上,可保举子弟一人为郎。赀选,即具备一定家资可为郎。这两种方式不利于广泛选拔、任用人才。汉文帝时,下诏令地方郡国推举贤良、方正、能直言极谏者,开察举制之始。武帝元光元年(公元前134),在董仲舒建议下,命郡国每年举孝、廉各一人,遂成制度,称“举孝廉”。此后科目逐渐增多,制度也逐步完善。察举制拓宽了人才选拔的范围,并成为两汉士人最重要的入仕途径。

17.贤良

古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。亦为“贤良文学”、“贤良方正”的简称。汉文帝二年(公元前178),下诏令郡国推举贤良方正、能直言极谏者,为举贤良之始。由通古今制度的文学之士充选,以对策回答皇帝有关治政的策问。

18.六条问事

汉代州刺史职责。汉武帝元封五年(公元前106),将京畿以外地区分为十三州部,设刺史,秩六百石。职责是定期巡视所部郡国,以六条监察地方郡守、尉、诸侯相等二千石官和强宗豪右,六条以外不问。六条包括:强宗豪右田宅逾越制度,以强凌弱,以众暴寡;二千石不奉诏书,不遵守典制,以权谋私,侵渔百姓,聚敛为奸;二千石不恤疑案,教唆杀人,滥行赏罚,烦扰刻暴,为百姓所痛恨,妖言惑众;二千石选拔僚属不公,任人唯亲,蔽贤宠顽;二千石子弟仗势请托;二千石包庇罪犯,勾结豪强,收受贿赂,损害国家法令。

19.户籍

中国历代王朝为掌握户口数量建立的以户为单位的簿籍,是国家掌握人口、征发赋役的依据。始于先秦。秦献公十年(公元前375),建立户籍相伍制度。初期内容粗略,如不登记年龄,而登记身高。秦王政十六年(公元前231),始登记男子的年龄。秦统一后,户籍制度瑧于完备,并为汉所继承。每年八月由乡进行户口的查验、登记。内容包括姓名、年龄、爵级、服役身份、籍贯、财产(田宅、奴婢、牛马、车辆及其所值)等。户籍簿一式三份,正本留乡,副本一份给本人,一份上交县。郡县上计时将户籍情况逐级上报中央。

20.二十等爵

秦国商鞅变法时,在原有爵制基础上创建二十等爵,以赏军功,激励战士。共分二十级,一级公士,二上造,三簪,四不更,五大夫,六官大夫,七公大夫,八公乘,九五大夫,十左庶长,十一右庶长,十二左更,十三中更,十四右更,十五少上造,十六大上造,十七驷车庶长,十八大庶长,十九关内侯,二十彻侯(后改为列侯)。以五大夫爵为界,以上(含五大夫)为官爵,以下为民爵。汉文帝以后,二十等爵逐渐式微,但分层的关键爵位如列侯、关内侯、五大夫仍具重要意义,并一直持续到三国时。

21.官爵

秦汉二十等爵中,五大夫以上(含五大夫)爵。与秩六百石以上官吏、公卿大夫爵位者地位相当,是当时的贵族阶层。在政治、经济、司法上享有各种特权,如可大量占有田宅,免除本人甚至亲属的赋税徭役,减免刑罚,享有受教育和优先入仕的权力等。

22.民爵

秦汉二十等爵中,一级爵公士至第八级爵公乘。是庶民阶层中有爵者。根据爵位等级,在政治、经济、司法上享有一定特权,但其社会地位仍为庶民。

23.材官

秦汉设置的主要步兵兵种。材,指勇武有才艺者。材官主要用于山地险阻作战。

24.黔首

庶民、平民的称呼,始于先秦。黔,黑色。一说,因以黑巾裹头,故称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信奉五德终始说,以为秦为水德。水德尚黑,故更名民为“黔首”。

25.赘婿

指因贫穷到女家成婚、定居的男子。所生子女从女方姓,承嗣女方宗祧。地位卑贱,受到法律和社会歧视。秦时为七科谪(即七类受到谪罚的人)之一,不能为官、占田,常先于百姓被征发戍边、服赋役等。后世地位有所改变。

26.名田制

商鞅变法至西汉前期实行的土地制度。秦孝公时,商鞅推行变法,废除定期分配土地的井田制,建立私人长期依法占有的名田制。名,将田地标注为某人占有。国家根据户主的二十等爵级,划分占有耕地的标准,爵级越高名田越多,五大夫以上呈几何数增加。名田可通过国家授予、继承和买卖等手段获得。秦统一后推行至全国,汉初沿用。文帝时,由于授受制度难以为继,遂废,不再限制占有土地的数量。此后土地兼并恶性发展,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。

27.假名公田

汉代实行的将公有土地租借给无地农民耕种的制度。假,指借出或借入。汉文帝以后,由于名田制废止,大量农民没有土地,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。政府便采取将公有土地租借给无地农民的政策,收取假税性田租,缓解社会矛盾。以后历代均有实施。

28.赋名公田

汉代实行的将公有土地无偿租借给穷困农民耕种的制度。赋,赋予。汉文帝时期,名田制废止,大量农民无法通过授田获得土地,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。政府在假名公田的同时,还对特别穷困的农民,采取无偿租借公有土地的政策,缓解社会矛盾。这一政策为后代所沿用,但名称或有所不同。

29.酎金

汉代宗庙祭祀时,诸侯助祭所献黄金。酎是一种自一月至八月分三次追加原料,反复酿制的优质纯酒,用于宗庙祭祀。汉文帝时规定,每年八月在首都长安祭高祖庙献酎饮酎时,诸侯王和列侯要按封国人口数献黄金助祭,每千口奉金四两,皇帝亲临受金。由少府验收黄金的分量、成色,如不足,王削县,侯免国。

30.榷酤

古代国家酒专卖制度。也称酒榷、榷酒。榷,原指独木桥,此取独专之意。酒、买卖酒均可称酤。始于汉武帝天汉三年(公元前98)。昭帝以后废置无常。后代或由政府设店专卖;或对酤户及酤肆加征酒税;或将榷酒钱匀配,用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。

31.张楚

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建立的政权。秦二世元年(公元前209)七月,陈胜、吴广率九百戍卒,打出“伐无道,诛暴秦”的口号,在大泽乡(今安徽宿州)起义,揭开秦末战争序幕。陈胜在攻下陈县(今河南淮阳)后称王,建国号“张楚”,意为张大楚国,以此号召楚地百姓。秦二世二年十二月,陈胜战斗失利,被叛徒杀害,张楚政权灭亡。

32.巫蛊

古代称巫师使用邪术加害于人为巫蛊。蛊,毒虫。汉武帝时盛行巫蛊,将仇人名字刻在木偶上,埋到地下,对其进行诅咒。征和二年(公元前91)终爆发“巫蛊之祸”。使者江充因与太子刘据有隙,诬其为巫蛊,诅咒武帝。刘据起兵杀死江充,武帝派兵镇压,刘据兵败自杀。

33.党锢

东汉后期宦官专权,政治黑暗,士大夫疾之。桓帝延熹九年(166),士大夫领袖河南尹李膺因诛杀宦官亲信,被宦官诬告与太学游士结为朋党,诽谤朝廷。桓帝下令将李膺等二百多人逮捕入狱。次年,虽赦免党人,但禁锢终身,不得为官。灵帝建宁元年(168),太傅陈蕃、大将军窦武执政,起用李膺等党人,密谋诛宦官。事泄,陈蕃、窦武被杀。次年,灵帝再以结党为名,处死李膺等一百余人,受牵连者六七百人,亲属门生故吏皆被禁锢。黄巾起义爆发后,党人被赦免。

34.五德终始说

战国后期阴阳五行家邹衍创立的学说。其说认为,世界由土、木、金、火、水五种元素组成,称作五德。自然变化和王朝兴衰均按五德相生相克的顺序,交互更替,周而复始。其说在秦汉时期甚为流行,统治者皆依此说确立其统治的合法性。

35.黄老无为

黄老是战国时出现的哲学、政治思想流派。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,故名。其思想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结合,并兼采阴阳、儒、墨等诸家观点而成。在社会政治领域,黄老之学主张君主应“无为而治”,即顺其自然,尽量减少主动行为和干预,而达到治世。汉初有鉴于秦速亡的历史教训以及社会经济凋敝的现状,黄老思想盛行,推行无为而治、与民休息政策,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发展。

36.王道、霸道

中国古代对君主两种不同统治方式的称谓。古称有天下者为王,诸侯之长为霸。春秋战国时期,统一成为大势所趋,故当时人推崇夏商周三代之政,称王道,认为这是一种以仁义道德教化治理天下的方式;而将春秋霸主凭借武力、刑罚、权势等进行统治的方式称霸道。由于儒家主张仁义礼智信,以德治国;法家主张君主集权,以法治国,因此后世也分别将王道、霸道作为儒、法两家政治理念的代名词。

37.王制

即天子制度。王,指周王,周天子。为大一统理论核心内容,流行于战国秦汉。《荀子》、《礼记》皆有《王制》篇,记周王班爵、授禄、祭祀、养老等制。其主张只有统一天下的王(天子)才可使用王制,诸侯等不可逾礼使用。

38.大一统

春秋末期发展起来的王朝国家理论,流行于战国秦汉,反映当时建立统一国家的历史趋势和人心所向。大,重视、尊重;一统,指天下诸侯皆统系于周天子。其思想最早体现于儒家经典《春秋》中。《春秋公羊传·隐公元年》:“何言乎王正月?大一统也。”后人解释说:王者受命,制正月以统天下,令万物皆奉之以为开始,故言大一统。《汉书·王吉传》:“《春秋》所以大一统者,六合同风,九州共贯也。”后世因称统一全国为大一统,据地一方为割据。

39.封禅

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典礼,以表示受命有天下。在泰山上筑土为坛,报天之功,称封;在泰山下的梁父山上辟场祭地,报地之德,称禅。其说起于战国,是齐、鲁思想家为了适应统一的趋势而提出的祭礼。当时人认为泰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,受命帝王应到泰山上祭祀至高无上的上帝。第一个真正举行封禅大典的是秦始皇。此后汉武帝、光武帝等均举行过封禅礼。

40.巡狩

指天子离开国都,出行视察境内诸侯州郡。亦作巡守。出于《尚书·舜典》。其说法流行于战国秦汉,是大一统理论的一部分,表示天子拥有一统天下。秦始皇和汉武帝均热衷于这一理论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曾五次出巡,最后一次病死在路上。

41.明堂

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。凡朝会、祭祀、庆赏、选士、养老等大典,均在此举行。战国秦汉时期成为大一统王制理论的重要内容,但关于其形制,众说纷纭。王莽时托古改制,首建明堂。东汉光武帝中元二年,建明堂、辟雍、灵台,号三雍宫。明堂建于都城洛阳南郊,在此举行祭天仪式。隋唐均有意修建明堂,但直至武则天时才综合诸说创制明堂,号“万象神宫”。北宋宋徽宗在汴梁宫城内修建明堂。明堂对中国礼制建筑影响深远,清北京天坛祈年殿和国子监辟雍均以明堂建筑为原型。

42.辟雍

周天子为贵族子弟所设大学,用以行礼乐,宣德化。辟,通“璧”。取建筑圆形,围以水池,形如环壁为名。为三雍宫之一。王莽托古改制,建辟雍。东汉光武帝中元二年,建辟雍,在灵台之左。后代皆置,皇帝常亲临辟雍,讲授经义。

43.灵台

古代帝王观察天文星象之所,以知天意。为三雍宫之一。关于其形制,历来说法不一。王莽托古改制,始建三雍宫。东汉光武帝中元二年(57),建三雍宫,灵台在辟雍之右。并在太常下设灵台待诏四十一人,分掌候星、日、风、气、晷景、钟律。后代沿置。

44.谶纬

中国古代谶书和纬书的合称。谶是巫师、方士编造的预言吉凶符验或征兆的隐语、图记,战国时已出现。纬相对“经”而言,是方士化的儒生用诡秘语言解释儒家经义的著作,西汉中后期出现,并迅速流行。其思想杂糅阴阳五行学说和董仲舒天人感应说。王莽、汉光武帝均利用图谶,为其改朝易代制造根据。光武帝正式“宣布图谶于天下”,以至纬书称“内学”,经书反称“外学”。东汉时已遭有识之士的反对。南朝宋大明中,始禁图谶,但直至宋代才禁绝。

45.太平道

东汉末道教派别之一。汉灵帝熹平年间,由钜鹿(今河北平乡)人张角创立。他自称“大贤良师”,执杖画符诵咒,为人治病,传播教义。十余年间,发展信徒数十万。张角分信徒三十六方,设将帅统率。宣传“苍天已死,黄天当立,岁在甲子,天下大吉”的谶语,预定中平元年(184,甲子年)起义。后因人告密,被迫提前起事。义军以头戴黄巾为标志,故称“黄巾军”。后被统治者镇压,但太平道仍在民间秘密流传。

46.五斗米道

东汉后期创立的早期道教流派之一。顺帝时,张陵在蜀鹤鸣山中创立,自称“天师”。信道者需出米五斗,故名。张陵死后,其子张衡、孙张鲁世传其道。张鲁曾在益州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,自称“师君”,割据二十多年。建安二十年(215),张鲁被曹操招降,但五斗米道继续流传,后来发展为道教的主要流派“天师道”。汉末张修,晋陈瑞、孙恩、卢循等均奉此道聚众起义。

47.私学

私人创办的学校,与官学相对。特指习六经、诸子百家者,以师徒授受方式传播学问和思想,传承流派。

48.士大夫

官僚及知识分子的泛称。源于先秦的大夫、士爵位。秦汉时期,以秩六百石至二千石者为大夫,五百石以下至二百石为士。亦泛称官僚。此外,亦将具备一定专门知识或学以求仕进的学子称士。后代渐演变为官僚、知识分子的通称。

49.门生

汉代指转相授业的再传弟子。汉武帝“独尊儒术”后,儒学成为入仕的重要途径,公卿多出自经学大家,因此也招徒授业,聚徒常数百人,其亲自授业者称弟子,转相传授者称门生。师傅与弟子、门生的关系,在现实中常转换为利害相通的政治势力。后世门生亦指亲自授业的学生。

50.故吏

原来的属吏。秦汉时期,低级官吏不由国家选拔,而由长官自行征聘授职,称辟除或辟署。汉初,任命百石以上掾史,尚需上报。后一律改为由长官自行辟除,均为百石。这些官吏为了感谢辟除的长官,便易结成声气相通、利害一致的政治势力。

51.方士

泛指通星相、求仙、医、占卜、相、遁甲、堪舆等术之人。方指方技(伎)、方术。也称术士,或称有方之士。兴起于战国,秦汉后渐盛。秦始皇、汉武帝时方士最众,对政治决策亦产生重要影响。

52.匈奴

战国至魏晋时期活跃在北方草原地区的游牧部族。起源尚无定论,战国时始称匈奴,也称胡。以游牧为业,善骑射。公元前3世纪末,征服邻近各族,统一蒙古高原,建立国家政权。首领称“单于”,下分左、右部。东汉光武建武二十四年(48)分裂为南北二部,北匈奴在公元1世纪末为汉所败,部分西迁。南匈奴附汉,两晋之交曾建立汉国和前赵国。

53.大月氏

古游牧部族名。月氏的一支,原游牧于敦煌、祁连山之间。汉文帝初年,因不敌匈奴的攻击,西迁至今伊犁河上游流域,汉称之为大月氏。文帝后元三年(公元前161)左右,受乌孙攻击,又西迁大夏(今阿姆河上游)。约在武帝元朔年间(公元前129或公元前128),汉派张骞至其国,联络共同夹击匈奴,未果。公元前1世纪,大月氏分为五翕侯。公元1世纪中叶,贵霜翕侯兼并其他四部,建立贵霜王国。大月氏的族属问题,学界异说纷纭,持伊朗塞种说者较多。

54.乌孙

汉代至北魏西域国名。居于今新疆天山北麓伊犁河谷至中亚伊塞克湖一带,都于赤谷域(今吉尔吉斯斯坦阿什提克)。原居敦煌、祁连山之间,汉文帝后期击走大月氏,而居其地。武帝败匈奴于漠北后,先后以江都王女细君和楚王孙解忧为公主,嫁乌孙昆弥(王),结和亲。北魏时为柔然所破,徙往葱岭。其族属尚无定论,有突厥族、亚利安族诸说。

55.夜郎

汉时西南地区古国名。约在今贵州西北、云南东北及四川南部地区。秦及汉初,已进入定居农业社会。汉武帝建元六年(公元前135)遣使招抚,元光四至五年(公元前131—前130)在其地置数县,为汉经营西南夷之始。元鼎五年(公元前112),武帝征南越,因夜郎等不听调遣,于翌年发兵平定,在其地设牂柯郡(治今贵州关岭境),但仍保留夜郎王号。西汉后期,夜郎与句町等连年攻战。成帝河平二年(公元前27),牂柯太守杀夜郎王,夜郎国灭。

56.高句丽

秦汉至唐时在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的民族和政权。也作高句骊、句丽。一般认为是夫余人的一支。约在西汉时,高句丽人居于今吉林浑江(古称沸流水)畔一带,南接朝鲜。汉武帝元封四年(公元前107)在朝鲜建立四郡,设高句丽县,为玄菟郡治。约在公元前37年建立国家。此后迅速扩张,逐步吞并周边的夫余、沃沮、东濊及汉四郡。与中原王朝断续建立朝贡关系。5世纪进入全盛时期,控制了今朝鲜半岛大部和今中国东北南部地区。隋唐时期,高句丽不断与隋唐王朝交战,国力衰落。668年为唐朝与新罗联军所灭。

57.玉门关

古关名。始置于汉武帝设立河西四郡、开通西域道路时。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。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,是中原地区通往西域的门户,丝绸之路必经之路。汉时为都尉治所,是重要的军事关隘。

58.阳关

古关名。始置于汉武帝时。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南古董滩附近。因位于玉门关以南而得名。汉时为都尉治所,是通往西域的重要关隘。

59.西域

汉代指玉门关、阳关以西,葱岭(即今帕米尔高原)以东,巴尔喀什湖东、南及新疆广大地区。以天山为界,分为南北两部,分布着数十个大小不等的国家。汉武帝以前,西域各国受匈奴控制和奴役。武帝击退匈奴后,派张骞出使西域,与西域各国建立联系。宣帝神爵二年(公元前60),设西域都护府,治所在乌垒城(今新疆轮台东),并护南北道。西域正式纳入汉的版图。

60.丝绸之路

一般指欧亚大陆北部的商路,即以古代中国长安(今西安)为起点,经甘肃、新疆,到中亚、西亚,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,以区别于后来出现的西南和海上丝绸之路。始于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。以汉都长安为起点,经河西走廊至敦煌,再分南北两道。南道沿昆仑山北麓经和田至疏勒(今新疆喀什);北道经罗布泊沿天山南麓经库车、阿克苏至疏勒。由疏勒越葱岭或南往印度,或西经波斯往地中海诸国。因中国西运的货物以丝绸制品影响最大,故得名。通过丝绸之路,古代亚欧国家和人民互通有无,友好往来。

61.传

古代过关津、驿站时使用的凭证、通行证。始于先秦。或用缯帛等丝织品制成,上书两行字,一分为二,各持其一,出入关津时,相合乃得通过。或用木,称棨传,上刻符号,两木相合,称合符。

62.关市

古代设在边境关口进行对外贸易的市场,也指边境上的通商。始于先秦。关市原是关与市的合称,后来多指关下所设的市。西汉时,对匈奴、南越都设有关市,前者又称“胡市”。关市由政府严格控制管理,定期定时开放,商人须持政府颁发的符传类许可证,按规定品种、数量进行交易,严禁从事违禁品的买卖以及擅自出关走私,违者处以重罪。

63.烽燧

古代边塞观敌报警系统。始于先秦。燧,设在边塞上的一种亭,用于候望敌情和报警。烽是燔烧积薪所起烟火,以此为信号报警。汉代在北方长城沿线均设燧,燧隶属都尉府,都尉下辖候官,候官下辖燧。燧发现敌情后,点燃烽发出信号,由各燧依次传递,以达都尉府。

64.和亲

古代王朝君主为了免于战争,通过缔结婚姻与边疆异族统治者建立友好关系的一种方式。始于汉高祖。高帝六年(公元前201),匈奴攻打马邑(今山西朔州),韩王信不敌投降。次年,高祖率三十二万大军前往征伐,在平城白登山(今山西大同东北)被匈奴围困七日,侥幸脱险。高祖被迫采纳大臣刘敬建议,与匈奴缔结“和亲”,选宫女为公主嫁给单于,每年馈赠大量丝绸、酒、食物,并开关市贸易。此后遂成惯例。

65.大篆

汉字书体名。相传周宣王时太史籀所作,故亦名籀文或籀书。秦统一后,称大篆,与小篆相区别。

66.小篆

秦代通行的书体。秦统一后,因各国文字不同,命丞相李斯等在史籀大篆基础上简化规范而成。亦称秦篆,后世通称篆书。

67.隶书

汉字书体名,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。始于秦。相传秦始皇时,徒隶(刑徒)程邈曾对这种书体进行整理,后世遂有程邈创隶书之说。普遍使用于汉魏。

68.简帛学

对简牍、帛书等出土材料,应用文字学、历史学等学科理论,从文字学、历史学、考古学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的一门学问。

69.睡虎地秦简

1975年底,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发现的秦简牍,其中11号墓出土一千一百多枚竹简,4号墓出土两块木牍。竹简的内容包括:《编年纪》[秦昭王元年(公元前306)至秦始皇三十年(公元前217)间国家与墓主家庭的大事年表]、《语书》(原题,南郡守发给属县的文书)、秦律的部分抄本[《秦律十八种》、《效律》(原题)、《秦律杂抄》]、《法律答问》(对秦律的问答体解释)、《封诊式》(原题,治狱文书程序汇编)、《为吏之道》、《日书》(原题,时日禁忌)等。木牍的内容是家信。墓葬年代是秦始皇三十年或稍后,简牍则有不少内容属战国末年史事。简牍内容为秦史研究提供了大量珍贵的一手资料。

70.银雀山汉简

1972年山东省临沂银雀山1号和2号汉墓出土的汉代竹简。墓葬年代当在汉武帝在位期间。简文字体属早期隶书,竹简的抄写年代当是汉文帝、景帝至武帝初期。完整简、残简共计有4942枚,另有数千残片。其内容包括《孙子兵法》、《孙膑兵法》、《六韬》、《尉缭子》、《晏子》、《守法守令十三篇》、《元光元年历谱》等先秦典籍。

71.《史记》

西汉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。司马迁,左冯翊夏阳(今陕西韩城)人,字子长。武帝元封三年(公元前108)继承父亲司马谈之职,任太史令,不久开始撰修《史记》。后因替败降匈奴的李陵辩护,被处以腐刑。他发愤著书,立志“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,成一家之言”,最终完成《史记》。《史记》原称《太史公书》,包括十二本纪、十表、八书、三十世家、七十列传,共一百三十卷,五十二万余字。上起黄帝,下至汉武帝,内容涉及社会各方面,不虚美,不隐恶,不受正统思想的束缚,真实、生动地再现了两千五六百年的历史,被誉为“实录”。它集编年、记事之长,开创了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新体例,为以后历代正史所遵循。它与宋代司马光编撰的《资治通鉴》并称“史学双璧”。

72.《汉书》

东汉班固编撰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。班固,扶风安陵(今陕西咸阳东北)人,字孟坚。他在其父班彪所作《史记后传》六十五篇基础上,花二十余年时间编撰《汉书》。尚未完成,受外戚窦宪案牵连,下狱死。其妹班昭续写八表,马续补写《天文志》。《汉书》体例基本因袭《史记》略有更改,不列世家,书改为志,并创《百官公卿表》、《刑法志》、《地理志》、《艺文志》,共一百篇,八十万字,记述上起汉高祖、下至新莽共二百三十年史事,后人分为一百二十卷。开创断代史体例,是继《史记》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。但其历史观深受儒家思想影响,故论断是非与司马迁多有不同。

73.《四民月令》

东汉崔寔模仿《月令》所著著作。崔寔(约103—约170),涿郡安平(今河北安平)人,字子真,又名台,字元始,曾任郎、五原太守等职。四民指士、农、工、商。该书逐月记述东汉时期世家大族的生产、生活活动。对于谷类、瓜果、蔬菜的种植方法,纺绩、织染、酿造、制药等手工业,均有详细记载,是了解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重要材料。大约在宋代亡佚。现有辑本。

74.《太初历》

汉武帝太初元年(公元前104)所造历法。秦及汉初沿用“颛顼历”,以十月为岁首。由于年代久远,到汉代时已与时令不合,甚至出现“朔晦月见”的现象。武帝因命邓平、唐都、落下闳等人造新历,太初元年成,故名。又称“八十一分律历”。以正月为岁首;第一次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,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;推算出135个月有23次交食的周期,是中国第一部记载完整的历法。共施行188年,至东汉章帝元和二年(85)被更为精密的“四分历”所取代。

75.李斯(?—前208)

战国末楚上蔡(今河南上蔡西南)人。曾师从荀子学习帝王术。后入秦任官。游说秦王嬴政(即秦始皇)兼并六国,统一天下,并献计离间六国君臣关系,官至客卿。秦王政十年(公元前237)下令驱逐六国客,上《谏逐客书》,为秦王所纳。后任廷尉。秦统一后,坚决反对分封制,主张全面郡县制,主持或参与法律、文字、度量衡等统一制度、措施的制定,是秦王朝专制集权制度的主要设计者。建议焚烧民间收藏的《诗》、《书》等百家语,禁止私学,以钳制思想。迁丞相。秦始皇死后,在赵高的威胁利诱下,共立始皇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。后为赵高所忌,诬其谋反,腰斩于市。

76.蒙恬(?—前210)

秦将。秦王政二十六年(公元前221),为军将,大破齐国,拜为内史。秦始皇三十二年,命蒙恬率三十万大军,北逐匈奴,收复河南地(今内蒙古河套地区)。主持修建长城,起自临洮至辽东。弟蒙毅也位至上卿。秦始皇三十四年,始皇长子扶苏因谏说坑儒一事,被贬,监蒙恬军。秦始皇死,赵高篡立二世胡亥,赐公子扶苏、蒙恬死,扶苏自杀,蒙恬不肯就范,被杀。

77.西楚霸王

项羽自封号。项羽(公元前232—前202),秦下相(今江苏宿迁)人,旧楚贵族。秦末随叔父项梁在吴县(今江苏苏州)起兵反秦。公元前207年,在巨鹿之战中大破秦军主力。公元前206年十月,秦灭亡。项羽主持分封十八诸侯,自立为西楚霸王,统治梁、楚九郡,都彭城(今江苏徐州)。随后,楚汉战争爆发。为汉王刘邦所败,在乌江(今安徽和县)自刎而死,年仅三十岁。

78.萧何(?—前193)

秦末沛(今江苏沛县)人。早年任秦沛县狱吏。秦二世元年(公元前209),随刘邦起兵反秦,为刘邦重要辅佐。刘邦封汉王后,劝说刘邦出定三秦,与项羽争夺天下,并推荐韩信为大将军。楚汉战争时,以丞相镇守关中,为汉军输送士卒、粮草。刘邦称帝后,认为萧何功最高。主持修订《九章律》,草创制度。高帝十一年(公元前196),助吕后收捕淮阴侯韩信。高祖死后,辅佐惠帝,病卒。

79.韩信(?—前196)

秦末淮阴(今江苏淮安)人。早年家贫,尝受胯下之辱。秦末战争中,先投奔项羽,未受重用。遂归汉王刘邦,在丞相萧何举荐下,拜大将军。建议刘邦出兵关中,与项羽争夺天下。楚汉战争中,韩信发挥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,独领一军,先后平定魏、代、赵、燕、齐等地,封齐王。汉五年(公元前202),与刘邦会师垓下,项羽兵败自杀。与萧何、张良称汉兴三杰。汉建立后,徙为楚王。被告谋反,降为淮阴侯。高祖十一年,又被告谋反,为吕后所杀。

80.贾谊(公元前201—前168)

西汉洛阳(今河南洛阳东北)人。少时以能诵书属文闻名。二十余岁,文帝召为博士,因博闻善对,不到一年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。建议改正朔,易服色,兴礼乐,改革法令制度。因遭重臣反对,出为长沙王太傅。后为梁王太傅。针对匈奴外患、诸侯王坐大等时弊,多次上疏陈对策,后世称《治安策》。主张重农抑商,增加粮食储备;众建诸侯而少其力,削弱诸侯王势力。其思想主张对汉代政治影响深远。梁王坠马死,一年后贾谊因自责悲郁而死,年仅三十三岁。

81.晁错(公元前200—前154)

西汉颍川(今河南禹州)人。早年学申商刑名之学。文帝时,受命从伏生学习今文《尚书》。后迁博士、太子家令,号“智囊”。针对匈奴边患、商人兼并农民土地等问题,先后上书,建议徙民实边、入粟边塞以拜爵免罪,为文帝采纳。景帝即位后,贵幸用事,迁御史大夫,进行多项改革。上《削藩策》,力主削夺诸侯王封地,以巩固中央集权。景帝三年(公元前154),吴楚七国借口诛晁错发动叛乱。景帝听从袁盎建议,杀晁错,但七国并未因此退兵,最终汉不得不出兵平乱。

82.董仲舒(公元前179—前104)

西汉广川(今河北枣强)人。治《公羊春秋》。景帝时为博士。武帝时被举为贤良,对策深得武帝赞赏,拜江都王相。后因言灾异事获罪下狱,不久赦免。再拜胶西王相。后托病辞官,专心治学著书,但朝廷每有大事,仍派人咨询。著有《春秋繁露》一书。董仲舒适应大一统国家需要,提出“独尊儒术,罢黜百家”,并建议建太学,设博士弟子员,传授经学,被武帝采纳。其学以儒家思想为中心,杂取阴阳五行思想,提出“天人感应说”,为王朝统治的合法性制造理论依据,对后世影响深远。

83.卫青(?—前106)

西汉河东平阳(今山西临汾西南)人。字仲卿。本姓郑,母为汉武帝姐平阳公主家婢,因同母异父姐卫子夫得幸武帝,遂冒姓卫。自元光六年(公元前129)拜车骑将军起,先后七次率军出击匈奴,屡建奇功。元朔二年(公元前127),收复河南地(今内蒙古河套地区),封长平侯。元朔五年,击溃匈奴右贤王,拜大将军,三子皆封侯。元狩四年(公元前119),卫青、霍去病分路出击匈奴,卫青部重创单于部,追至窴颜山赵信城(今蒙古杭爱山南),加拜大司马。虽贵幸,不树党营私。后娶平阳公主,病卒。

84.霍去病(?—前117)

汉武帝皇后卫子夫姊子,卫青外甥。年十八任侍中。先后六次出击匈奴。元朔六年(公元前123),率轻骑八百,捕斩匈奴二千余级,封冠军侯。元狩二年(公元前121)任骠骑将军,两出陇西,捕斩匈奴三万余级,沉重打击匈奴右部。汉在河西设武威、张掖、酒泉、敦煌四郡。元狩四年,大败左贤王部,捕斩七万余级,封狼居胥山(今蒙古肯特山),临瀚海(今贝加尔湖)而还,与卫青一同加拜大司马,宠幸则超过卫青。病卒,享年不到三十岁。

85.桑弘羊(公元前152—前80)

西汉洛阳(今河南洛阳东北)人。商家子,善心算,十三岁为侍中。汉武帝中期,因连年发动对周边民族战争,大兴土木建设,陷入财政危机。遂重用桑弘羊,历任大司农中丞、大司农、搜粟都尉等职,统管中央财政。先后推出盐、铁、酒官营,均输、平准,算缗、告缗,统一铸币等政策,取得成功,史称“民不益(增加)赋(赋税)而天下用饶”。武帝临终前,迁御史大夫,与霍光等四人受遗诏,辅佐昭帝。始元六年(公元前81),在朝会上与来自各地的贤良文学就盐铁等政策展开激烈辩论。次年,因参与谋废昭帝被处死。

86.霍光(?—前68)

西汉河东平阳(今山西临汾西南)人。字子孟。霍去病异母弟。武帝时以外戚任郎,渐升至奉车都尉、光禄大夫。为人小心谨慎,深得武帝信任。武帝临终,立年仅八岁的昭帝,拜霍光为大司马、大将军,与桑弘羊等四位大臣受遗诏辅政。昭帝时,封博陆侯,外孙女为皇后,权倾朝廷。昭帝死后,立昌邑王刘贺为帝,不久废,迎立宣帝。秉政二十年。辅政期间,继续奉行武帝末年“与民休息”政策,对“昭宣中兴”起了重要作用。霍光死后,其家族因谋反被灭。

87.刘歆(约公元前50—公元23)

西汉末洛阳人。字子骏。后改名刘秀,字颖叔。汉皇族宗室,著名经学家、目录校勘学家刘向之子。成帝时,以通经、善属文任黄门郎。河平三年(公元前26),受诏与其父整理皇室所藏秘书。其父死后,任中垒校尉。哀帝时,在其父所撰《别录》基础上,编纂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《七略》。因发现《春秋左氏传》,故大力提倡古文经,建议立《周礼》、《左传》、《毛诗》、《古文尚书》等古文经博士,引发经学今古文之争。平帝时,王莽执政,助其托古改制。考定律历,著《三统历谱》,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历的雏形。王莽篡位后,为国师。后参与谋杀王莽,事败自杀。

88.王充(27—约97)

东汉会稽上虞(今浙江上虞)人。字仲壬。少孤,曾师事班彪。因家贫,常游市肆读书,博通百家之言。一度任州郡属吏,后回乡潜心学问。著《论衡》八十五篇,认为天地万物均由“气”构成,批判“君权神授”、“天人感应”、谶纬等迷信,倡导黄老思想,自称其学“违儒家之说,合黄老之义”。其观点蕴涵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。在认识论上,重视耳闻目见的感觉经验,同时也重视理性思维,主张独立思考,但也不能摆脱宿命论的局限。

89.张衡(78—139)

东汉南阳西鄂(今河南南阳北)人。字平子。少善属文,游学京师,通贯五经六艺。擅长天文、阴阳历算、机械制作。安帝时,特征拜郎中,再迁为太史令。他改进浑天仪,将齿轮与漏壶相连,观测星宿出没。发明候风地动仪,测定地震方位,为世界最早测候地震的机械装置。被誉为“制作侔造化”。著有《灵宪》、《算罔论》,阐释天体演化原理,力主浑天说,即认为天、地均为圆形,地居天之中,不停转动。因其在科技方面的突出贡献,联合国天文组织曾将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“张衡星”。亦善汉赋,《二京赋》、《思玄赋》为其代表作。顺帝时,官至尚书。

90.蔡邕(?—192)

东汉末陈留圉(今河南开封陈留镇)人,字伯喈。博学,好辞章、数术、天文,妙操音律。灵帝时任官,后拜郎中,校书东观。迁议郎。熹平四年(175),因经籍文字多谬,俗儒穿凿附会,乃与堂溪典、杨赐等奏求正定《六经》文字,获灵帝许可。蔡邕亲自书写,令石匠刻于四十六碑,立于太学门外。后因得罪宦官权臣,曾下狱。汉献帝时,为董卓所征召,累迁左中郎将,故亦称“蔡中郎”。后以董卓党羽,死狱中。其女蔡琰(蔡文姬)因文采亦著名于世。

91.郑玄(127—200)

东汉高密(今山东高密)人。字康成。少不好为吏,先入太学,习今文经《京氏易》、《公羊春秋》,及《三统历》、《九章算术》。又从张恭祖学《周官》、《礼记》、《左传》、《古文尚书》等古文经。后入关中,拜马融为师。游学十余年,回乡聚徒讲学,弟子达数千人。不久因受党祸牵连,遭禁锢,遂闭门不出,潜心研经。兼修今古文,遍注群经。著有《天文七政论》、《鲁礼禘祫义》、《六艺论》、《毛诗谱》、《驳许慎五经异义》、《答临孝存周礼难》等书,共百万余言,世称“郑学”,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。古文因马融、郑玄显于世。后人称经学家郑众为先郑,郑玄为后郑。

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

【本文地址】


今日新闻


推荐新闻


CopyRight 2018-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-3